中国人用中国套:中国人怎样实现了避孕套的独立自主?丨杂货科考队
上一期的“杂货科考队”我们提到了中国人第一次见识套套的囧事,详情请戳文末的阅读原文。
当然,那时候的套套都是进口货,中国人民在房事上还要忍受外国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粗暴干涉。
旧中国真是水深火热。
这次我们来看看,在套套问题上,中国人民是怎样从此站起来的。
接下来你将看到:
Ⅰ.民国那些年,套套发生在神州大地的故事
Ⅱ.抗战胜利,套套更加流行
Ⅲ.人民政府怎么确定中国套套的尺寸
一贯拥护国货的值班编辑/梁从国
民国那些年,套套发生在神州大地的故事
1913年6月27日,《申报》刊登了一篇戏谑文《巴拿马赛会进行社征求物品通告》。文章说,为迎接美国政府于1915年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,决定向全国各族人民征集素材,其中提到了“中国自制之风流如意袋”。这是目前所知“风流如意袋”的称呼在中国的最早记录。文章的调侃意味是很明显的,因为从过来人的角度讲,把民国整个撸一遍,也不见得有多少国产的套套。
那么,当时的套套来自哪里呢?
1927年,宋学安编译的《美乐之家》(原著者美国山格夫人)这样说:
“此种橡皮套,就是吾们中国俗称‘如意袋’这一类的东西,现在各西药房中,大概都有出售。有日本制及西洋制二种,以西洋制的为可靠”。
▲二战时期日本军队配发的避孕套,侵略者的罪证之一
次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陈无我《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》一书中,以“新到外洋保险小衣”作标题,也称“此衣系外洋机器制造,用之胜常,一切秽毒之气不能渗入”。
原来,套套的产地都在外国。
▲“男女节育器”广告,刊有“德国制品,质地美软,经久耐用;分男女二种……男用每盒六只,为避孕防毒珍品,具决不受孕之功能,每盒价洋九角”等信息。该广告载于《申报》1925年6月8日,第10版。
上世纪前三十来年的套套,多在洋广货店、西药房出售。不过,初次出售时,也曾发生因与其他“春药淫具”混杂出售而遭查禁的事。1917年年末《申报》就报道说,在英租界,有四家洋货店售卖“美中趣、风流如意袋、揭被香、赛人物等秽亵之物”,老板因此被问责,最后“姑宽判各罚五十元充公,搜获之物一并销毁”。
但是,单纯出售套套似乎并不会被背上“秽亵之物”的锅。因为,彼时一来学者、科普达人进行节育宣传,二来有群众实践的基础,到20世纪二、三十年代,关于套套的广告、套套的起源科普文,还有调侃套套的段子增多了。
例如,1930年12月22日《情的问题》的小报登了一篇阿杨的文章《如意袋破了》,讲的是一位风骚的女性试图勾搭“小鲜肉”,少年不为所动,说担心染上花柳病。但这位女性坚持,少年只好皱眉说,“我的如意袋破了”。
1934年4月15日《申报》刊登王希哲撰写的《生活洗衣作里王》,全篇介绍洗衣店伙计工作的血泪史,不过临到文末不忘给他们暖心,加点黑色幽默,说也能捞点油水的,“譬如西装衬衫袖上,有时就有值钱的纽扣,西装裤袋里有小手帕,银角子这些。一个烫手(指管熨烫的伙计)在一条白哔叽西装裤袋里,烫出一个性交用的避孕袋这样风流事,是作者亲眼见到的”。
两份小报《玲珑》、《风月画报》则分别于1935年、1936年刊印文字,对套套进行“知识的考古学”。两篇文章分别是闻人的《阳具袋》、天晓浔馆主的《如意袋考》。当时的小报跟今天的微信公号差不多,都喜欢用这种色情擦边球吸引点击量。
抗战胜利,套套更加流行
抗战胜利,是套套在中国大发展的节点。
大伙知道,在援助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斗中,美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随之而来的,是其战备物资中所提供的大量套套。
那本是为美国大兵欢愉时防病之用。不过到了中华大地,流通到市面上的极多,遂演变成无数调侃的段子。且看几例:
公教人员上次承蒙物配处配给大批“蛀巧克力”与“霉饼干”后,据说,吃了非常滋补,足够使身强力壮,今番物配处诸位大善士更为公教人员设想周到,恐怕滋补后需要作乐寻欢,所以在该处门市部里,将大量配售美军剩余物资如“如意袋”之类,凡属公教人员均可前往选购,惜乎目前一般公教人员虽托福享受到了“蛀巧克力”,但多数还是骨瘦如柴,面有菜色,要使用这些“如意袋”,他们自念“财”与“力”都有未逮,所以对该配售处一番盛意隆情,只有心领谢谢。(《公教人员谢绝如意袋》,载《风光》,1946年第31期)
▲抗战之后,中国人在街头倒卖美军的剩余物资
现在马路上,有许多小贩,卖的白色洋泡泡,长圆形,像一个牛奶葡萄。隔壁姚四小姐,很高兴的只化(花)了二百元,买了一个,飘飘荡荡,牵着回来,放在房间里,很是好玩,那知过了一夜,气泄了,原形毕现,原来是男子用的如意袋,这一气,真是非同小可。现在满街是这个玩意,买的人也很多,原因是美国货如意袋太多了,小贩动脑筋,吹了气出卖,生意很好,不知道的女子,大上其当。(公木:《如意袋变洋泡泡》,载《国际新闻画报》,1946年第52期)
这些漫天飞舞的“泡泡”,有人看不下去了,称“‘X’套乃敦伦时用,现竟充作洋泡,满空飞舞,未免有碍观瞻,故在下希望警局予以注意为是”。(朱梅:《如意袋漫天乱飞》,载《海晶》,1946年第26期)
玩“泡泡”玩大了,当然后果很严重。有报道说,“(吹大后的套套)用绳子缚了后,有挂在高楼上的,有写着‘中华民国万岁’的,到处牵着乱跑,这生意,越卖越盛,总因无锡警察局,看得有些不顺眼,而下令禁止了,一时大抄如意袋”(城虎:《警局取缔少女口吹如意袋》,载《吉普》,1946年第36期)。
还有嘲讽囤积套套的,描写一位名叫王文兰的女性,到“盟军物品处”代购套套,说她“现在已囤积此种美货如意袋九百六十匣(一匣三只),因此她近来逢人便道,啥人想去白相需要如意袋的,请向阿拉至尊宝购买,价钿包侬比市面便宜,如果配给停止,便要涨价,那时别要说我黑良心呀!”(鞠有:《王文兰囤积如意袋》,载《野风》,1946年4月22日第2期)
▲《王文兰囤积如意袋》
总而言之啦,那时洋货店里、药房里、马路摊上,流行的是“保险套,美国货”。流行的品牌是SILVER-TEX(银特),价格从125元到1000元不等,基本可以满足小资群众的需求。
▲银特避孕套
至于现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“杜蕾斯DUREX”,这个英国牌子当时名为“投耐克”(《审定商标第41568号》,载《商标公报》,1947年第257期)。
▲杜蕾斯
套套除了防孕避毒吹气球外,当时的中国人民还开发出了其他功能:藏毒、数钞票,还能拯救国家。有人就这样说,“(套套)既可保君之险,又可救君之国,又可尽推销友邦货物之义务,因而敦睦邦交,国愈得‘救’”。(华陀:《“保险套”救国论》,载《远风》,1947年创刊号)
如此多的玩法,自然让一位严肃而热心推广节育运动的医师注意到这种变化,总结说,“(抗战)胜利后,在我国各大城市已极普遍,街边小摊均可买到(套套)”。(孙严予:《今日避法与性心理》,上海:中国优生节育促进会,1949年)说明到40年代中后期,套套已经很深入人心了。
不“性福”?人民政府帮你排忧解难
建国后,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普通群众的“房事”问题,尤其是1954年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提议要进行节制生育的国事后。
但当时的套套多为洋货垄断,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,房事上还要让外国干涉,颇让人民群众心中不平。为扭转这一局面,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,政府布了一盘大棋,从南到北共设立了七个套套生产基地。见下表↓
建国后套套生产基地表(1956-1984年)
生产年份 | 1956 | 1958 | 1959 | 1961 | 1965 | 1975 | 1984 |
工厂 | 广州第十一橡胶厂 | 青岛乳胶厂 | 上海乳胶厂 | 沈阳乳胶厂 | 天津乳胶厂 | 大连乳胶厂 | 桂林乳胶厂 |
随着各个工厂建成投产,套套数量也从1952年的18万只增长到80年代中期的近10亿只,极大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▲看过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的同学一定对这个镜头印象深刻。当时即便是军队大院的干部,套套也得洗洗再用
起初的国产套套质量不佳,这事还捅到了高大上的《人民日报》。有29名群众写信反映说,“国产男用避孕套有缺点:太厚、太脆,一用即破,使人非常担心”。(《生产好的避孕用具》,载《人民日报》,1956年8月19日)。
群众利益无小事啊,第二年就有反映说,国产套套全国统一大降价,由一角两分降为五分,连带累及洋套套,由一角五分降到八分;还说国产品牌“伸长率和扯断力都优于进口品”。(《关于避孕用品生产和供应情况》,载《人民日报》,1957年10月28日)
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我是信了。
在满足亿万群众不断增长的对“敦伦”生活质量的需求方面,有一个人不可不提。他是史成礼,现在被誉为性学大师。在1950-1956年间,他在兰州大学医院做“青椒”时,利用“小鲜肉”当兵、考学进行体检的机会,测量了1412例健康男性的“丁丁”正常长度,以及126例健康男性的“丁丁”勃起长度,由此获得了中国男性“丁丁”常态化和肿胀化条件下的大数据。
上世纪60年代初,国家化工部正是依据这一成果,给国产套套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的标准。
▲史成礼教授的著作,封面人物为史教授本人
现在,当我们抚今追昔,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房事独立自主而进行的奋斗,还应该谢谢这位史成礼大师。
参考文献:
《中国近代节制生育史要》,陈永生编著,苏州大学出版社,2013年8月
《申报》(1872-1949)电子数据库
《中国性学大师史成礼谈前列腺炎的防治》,史成礼,广东旅游出版社,2003年
《回眸“如意袋”:Condom中国传播小史》,谢泳,《中国文化》,2009年第1期
《中国计划生育年鉴·1986》,《中国计划生育年鉴》编辑委员会编,人民卫生出版社,1987年
视知,知识看得见。